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現代化國際城市新地標——“閩江之心”。本報記者 林雙偉攝
東風浩蕩春意濃,有福之州氣象新。
兩年前,春和景明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福建、福州考察,從福州郊野的“福道”到城市中心的坊巷,從創新發展的企業到人才濟濟的高校,一個個感人的畫面,給予我們無限的溫暖,一句句深情的話語,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在閩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對這片曾經工作過、始終寄予厚望的熱土提出“四個更大”的重要要求,殷切囑托福州“繼續把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囑托,聲聲入耳;壯志,油然而生。這份重托與期許,深深鐫刻在榕城大地的記憶里,深深烙印在榕城兒女的心頭上,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發自內心感恩習近平總書記,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感恩思進、感恩奮進。兩年來,全市上下爭當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排頭兵,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勇毅前行,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2021年,全市GDP超11300億元,躋身全國城市20強;2022年,全市GDP超12300億元,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八。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福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以黨的領導凝聚磅礴力量,砥礪前行,繼往開來。
福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實踐地。20世紀90年代,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主持編制了《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簡稱“3820”戰略工程),擘畫了“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宏偉藍圖,成為引領福州發展的總綱領、總方略。
一張藍圖繪到底!2021年,福州相繼召開市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把“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放到全國全省大局中謀劃推進,審議通過《中共福州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決定》,制定出臺5份配套文件,提出重點建設六個城、打響五大國際品牌、實施九大專項行動,推動福州率先實現現代化、全面邁向國際化,開創省會發展新局面。
為早日實現845萬榕城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市委、市政府成立55個項目指揮部,創新“項目指揮部+屬地政府+市屬國企”工作模式,接續開展“項目攻堅落實年”“項目攻堅增效年”專項行動,2022年,省重點項目投資完成量和完成率均位列全省第一,固投總量保持全省第一,同比增長6.3%,比全國、東部地區平均水平分別高1.2個、2.7個百分點,榕城大地鼓蕩起萬千氣象、舒展出壯美畫卷。
時間的表盤上,總有一些耀眼的時刻,標注著歷史的足跡。2022年,“3820”戰略工程實施30周年,在省委組織下,先后召開理論研討會、高端論壇,舉辦成就展等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深刻感悟“3820”戰略工程蘊含的戰略思維、戰略定力、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優良作風等,精心打造蒼霞新城、軟件園、閩江學院、三坊七巷等一批學習教育實踐基地,累計接待黨員領導干部20多萬人次,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潮。來自全國各地的黨員領導干部走進“3820”戰略工程實施30周年成就展展廳,在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一段段視頻中,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開創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看榕城三十年的騰飛巨變和跨越發展。
感悟思想偉力,回顧光輝歷程,重整行裝再出發。全市上下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接續奮斗,一定能夠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福州篇章。
蓄勢聚能 產業興市
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找準在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優化提升產業結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
在連江可門園區,發展的“速度與激情”正在上演:申遠新材料一體化產業園內,數萬米管道與各類精密設備構成一個巨型“城堡”,以申遠年產100萬噸己內酰胺項目為核心,已吸引30家企業入駐,不斷延伸上下游產業鏈,衍生出半導體原材料、紡織服裝新材料、汽車產業鏈配套等多種新型材料項目,得益于此,可門經濟開發區去年產值突破500億元。
產業因聚而興,園區因聚而強,申遠新材料一體化產業園是一個生動例證。牢記囑托,福州始終把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堅持新發展理念,蹚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新路徑——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同時加快園區標準化建設,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龍頭“舞”起來——持續開展“扶持龍頭壯大產業”專項行動,2022年,全市重點培育的136家工業龍頭企業完成產值超6000億元,同比增長7.2%,占規上工業比重達48%,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5%。全市新增首次營收超百億元工業企業4家,總數達20家,居全省第一。
產業鏈活起來——深入實施16條重點產業鏈“鏈長制”,持續延鏈補鏈強鏈,2022年,57家鏈主企業實現產值3714.43億元,同比增長11.1%,3條千億級制造業產業鏈、6個千億產業集群蓄勢勃發。
園區強起來——健全“1+1+N”政策體系,推行“四即”極簡審批改革,布局人才公寓、學校、醫院等配套,迭代升級的園區,呈現生活與生產相互融合、產業與城市比翼齊飛的發展態勢。目前,福州已培育形成千億級園區4家、五百億級園區8家,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經驗做法作為全省唯一案例入選中國改革年度典型案例。
在福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僅有通盤的謀劃,還有重點的突破——“四大經濟”是福州的比較優勢所在,也是福州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數字經濟領跑賦能——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被列入《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已舉辦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累計引進項目563個、總投資4996.62億元,同時福州謀劃舉辦兩屆中國國際數字產品博覽會,作為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重要內容,累計展覽面積4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近1000家次、到場采購商超3萬人次;數字應用第一城加快建設,福州出臺全國首個鴻蒙產業扶持政策;福米恒美全球最先進的超寬幅偏光片生產線投產;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推進產業數字化成效明顯,去年獲國務院正向激勵;2022年全市數字經濟全面領跑,占全市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
海洋經濟鍛造優勢——福州成立海洋與漁業科技創新聯盟,完成全國首宗海洋漁業碳匯交易,福清東瀚海洋牧場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
綠色經濟風生水起——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下線,刷新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單位兆瓦重量最輕等3項紀錄。
文旅經濟亮點頻現——永泰梅海、連江奇達等景點多次登上央視,成為網紅打卡點;“溫泉之都”“福泉金湯”深入人心,在全國率先推出溫泉城市品牌LOGO……福州充分發揮山水、溫泉、古厝等資源特色,大力宣傳“有福之州”IP,全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2022年國慶假期,福州接待游客407.8萬人次、同比增長61.6%,實現旅游收入26億元、增長1.6倍。
如今的福州,多元共興的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基礎越來越厚實,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支撐越來越有力。
創新活力 競相迸發
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創新作為一項國策,積極鼓勵支持創新”。
2021年以來,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完成大口徑折反射式10K超高清天文望遠鏡研制,繼續在大口徑透射式天文觀測鏡頭領域實現技術突破;
2021年12月,匯川科技打造國內首創集遠程視頻監控與遠程精準測量于一體的智能視頻監控測量設備,獲評“2021年度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優秀項目”;
2022年3月,京東方福州第8.5代半導體顯示生產線從全球數千家申報企業中脫穎而出,榮膺全球智能制造領域最高榮譽“燈塔工廠”;
2023年3月,冠捷科技集團榮獲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在工業設計創新、引領智能制造轉型、走有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等方面,成為顯示科技行業的國家級示范標桿企業;
……
兩年來,福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到建設科創走廊、打造科學城,再到加快推進人才發展體制和政策創新,創新內生動力不斷激發。
科創走廊建設正酣,“一城四區、十片多點”的空間格局逐步形成,將福州軟件園、福州數字內容產業園、中科院海西研究所、閩都創新實驗室等載體連綴起來,各類創新要素快速集聚,目前已建成創新載體322萬平方米,匯聚各類創新平臺409個:福州著力打造海洋科創平臺,構建“1+6+4”海洋科創體系,推動海洋經濟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閩都創新實驗室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制約產業發展“卡脖子”技術40多項,建設10個高能級研發支撐平臺。
創新主體加速成長,2022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和增量保持全省第一,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有效實施,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3759家,凈增964家,年增長率達36%以上,增速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九。
福州大學城建設邁出新步伐,閩江學院牽手清華大學,提升整體辦學水平,加快建設一流應用技術型大學;福耀科技大學(暫名)一年內拔地而起,明年將啟動全球招生,“劍指”應用研究型高水平大學;省美術館、市科技館等公共配套,將建成地標建筑,增添文化藝術氛圍;大學城中心共享區,整合周邊人才、科研、產業、基礎設施等資源,“沒有圍墻的大學城”呼之欲出。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接連開展“好年華聚福州”人才峰會、人才福州月等活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才工作品牌。2022年,7萬多名高校畢業生來榕就業創業,福州蟬聯“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今日的福州,創新大潮奔涌,激蕩起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活力圖景,描繪出現代化國際城市的萬千氣象。
改革開放 勇立潮頭
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辦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
福州,一座胸中藏海的城市,起步便馳騁于大海長空之間,憑借日拱一卒的勁頭,不斷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2022年啟動營商環境5.0版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小時內,走在全國前列;
連續兩年被國家營商辦評為“登記財產”領域標桿城市,不動產登記實現登記全流程無人工干預列入福建自貿區創新成果;
完成市屬國資國企改革重組,市國資委出資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5%、35%;
……
一項項實打實的改革舉措,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通堵點、積蓄動能。
改革動能越來越足,開放步伐越邁越大。望向浩然大海,迎攬八面來風,福州統籌布局大平臺、大樞紐、大通道,持續拓寬對內聯結、對外開放的空間,加快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福州經貿交流代表團出訪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簽訂24個重點合作項目,總金額達491.8億元。兆華水產食品項目忙著調試設備,抓緊投產;福建淼天匯食品項目開足馬力,加大生產;3號、4號遠洋漁獲裝卸碼頭施工現場熱火朝天……福州新區元洪功能區春潮涌動,跑出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加速度”。
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福州主動融入海絲核心區建設,絲路海港城加快建設,羅源灣港區環下嶼島作業區1#-4#泊位通過市級驗收,助力邁向“億噸大港”;國際航空城建設快馬加鞭,高鐵進機場、地鐵F1線、福莆城際鐵路F2線、福寧城際鐵路F3線等項目如火如荼推進,打造輻射東南地區的海絲門戶樞紐機場;現代物流城乘勢崛起,港口后方鐵路、丹貴公路、新104國道等三大外部交通骨干路網加快建設,“外暢內優、互聯互通”的交通路網全面鋪開,簽約落地京東、新希望、中國郵政、永輝等17個產業項目,總投資180億元,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逐步形成……多城并進,福州飛速拓展在世界交通版圖中的輻射范圍。
勇當先鋒,構建改革開放的新格局;奏響合唱,引領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福州加快推進福州都市圈、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建設,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和長江經濟帶城市群的合作,邁向更廣闊的地域空間。
今年初,晉安區臺胞公寓迎來第三批入住的臺胞,鄭凱倫一家搬進公租房?!稗k理手續的過程很順利,提交材料審核后,5天就通過了?!编崉P倫說,選完房,現場就有銀行、燃氣、物業公司等提供“一站式”服務,辦完各種手續就可以拎包入住,“精裝修的房間里,空調、水電一應俱全,窗外就是大型商業中心。搬進來的那一刻,全家都很激動?!比ツ曛两?,206戶304名臺胞先后入住臺胞公租房。
堅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福州加快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城市,推進建設“福馬共同家園”,提速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大陸側項目;優你康光學、光隆商用車零部件智造基地等重大臺資項目落地福州,開創榕臺經貿產業對接新領域新模式;海峽青年節、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等促進兩岸青年交往交心交融,“兩岸一家親”氛圍越來越濃。
得益于改革開放的偉大創新實踐,依山傍海的有福之州,領風氣之先,立時代潮頭,行進在奮斗的春天里,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城鄉統籌 美美與共
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建設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籃子、人居環境、城市空間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實抓好”“要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東進南下、沿江向?!薄刂暯娇倳浿敢姆较?,福州新區應運而生,拉開城市框架,提升城市能級,開拓出福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天地。
作為落實城市沿江向海發展戰略的主戰場,濱海新城圍繞產業、民生配套,持續推動319個項目建設,總投資約5500億元。良好生態是福州新區的發展底色,閩江河口濕地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成為我省第二個國際重要濕地;三江口植物園對標國家級植物園建設標準,打造以海絲文化與閩臺情緣為主題的植物大觀園;海濱旅游區加快建設,5月1日將開放運營……一個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生態新城加快崛起。
城市更新催生品質蝶變。2022年,福州實施城市品質提升項目903個,“閩江之心”成為市民游客的熱門“打卡點”,串起上下杭、蒼霞和煙臺山等歷史文化街區與茉莉大街、青年會、青年廣場等重要節點,與“一江、兩河、三線、多片區”城區夜景燈光交相輝映,常態化演出“臺、僑、民、文”四臺戲,成為展示“國際范、閩都韻”的靚麗風景線。
2021年7月,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州舉辦,三坊七巷、福州鼓嶺、閩劇、茉莉花茶等福州名片走上世界舞臺。
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2022年,福州實施古厝保護修繕項目153個,持續放大“后世遺”效應,加快建設船政文化城、三寶城,推進三坊七巷、福建船政等項目申遺,常態化開展《尋夢·坊巷》等演出,延續城市文脈,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讓城市綻放新光彩。
水是一座城市的靈氣所在。如何做好治水興水文章,率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兩年來,福州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河長日”機制,堅持“水岸同治、全民治水”理念,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黨政主官擔任河長的縱向到底行政河長組織體系,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1.3萬場,組織發動志愿者104萬人次,累計清理河段、溝渠2.74萬公里,解決河湖問題1.5萬個,全市河湖水質達“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福州河湖長制工作獲國務院正向激勵。
作為全國最“綠”的城市之一,福州如何把生態福利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讓榕樹造福榕城”“福州要多植榕樹”等一系列殷切囑托,福州以草木為畫筆,種大樹、造綠蔭、建公園,串山連水、織補綠網,建成一條125公里長的“福道”,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82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5%,近1500個大小公園星羅棋布,構成一幅“城在山水中,人享山水樂”的美好畫卷,入選全國十大“大美之城”。
城市要美,農村必須美?,F代城市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相輔相成,才是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題中要義。
曾經人跡罕至的拋荒地,如今是春耕正忙的種植田。閩侯縣洋里鄉茶苑村里,連片田埂高高壘起,新種下的馬鈴薯發出新芽,從山頂綿延一路向下。
搶農時、備春耕,福州守牢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大力實施鄉村振興“五大工程”,抓農業產業發展、建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聚力聯農帶農,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園)、一縣多園”的特色產業欣欣向榮:“百臺萬噸”深遠海生態養殖平臺在連江陸續下水,推動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型升級;閩榕茉莉花產業數字智慧園區落戶閩清,打造“茉莉花+N”特色產業集群;集展示、交流、教育、直播電商、吃住玩樂購為一體的金魚文創園,成為閩侯以金魚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的新抓手……現代漁業、畜禽、水果、蔬菜、食用菌、茶葉、花卉竹木等七大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鏈持續延鏈補鏈強鏈。
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城鄉互促互進、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讓有福之州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處處彰顯生機活力、釋放獨特魅力。
溫暖榕城 以民為本
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要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
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連線,看望慰問福州市社會福利院的老年朋友時殷切囑托,一定要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農歷正月廿九,是福州特有的傳統民俗節日“拗九節”,每年,福利院都會準備拗九粥、太平面,組織大家做手工、玩游戲?!耙煌朕志胖?,讓我們心中又甜又暖?!备啁Q鳴老人說,“這里環境好、伙食好、服務好,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p>
福利院之外,老年人在家門口也能安享“夕陽紅”。福州全力打響“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持續深化拓展“長者食堂+學堂”等模式,已建成長者食堂502家,提供餐位近1.9萬個;持續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城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100%。2022年,我市養老服務工作成效獲國務院督查激勵通報表揚。
在福州,每個市民都有自己的“幸福解讀”。在獨居老人張燊看來,10元就能吃上一葷兩素一湯的長者營養餐就是幸福;在來榕務工的鮮大姐看來,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就是幸?!@一張張榕城的幸福剪影,構成一幅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圖景。
——從“紙褙福州城”到花園式小區,蒼霞新城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全力推進。小區內,綠意盎然、秩序井然,居民紛紛感嘆,感覺又回到20多年前剛搬進小區時的樣子,幸福感滿滿的。這兩年,五城區共實施45個連片舊屋區改造項目,全市共整治875個老舊小區。
——深化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101個教育集團覆蓋429個學校(校區),33所公辦幼兒園竣工、新增公辦園學位1.2萬個,17所中小學竣工、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8萬個。
——打造健康福州,孟超肝膽醫院金山院區、福建省婦產醫院開診,市中醫院五四北分院、市皮膚病院南院等項目加速建設,新增床位3188張。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福州每年安排近八成的財政支出用于民生領域,2022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20項73件全部如期完成。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基層治理工作,曾三赴軍門社區考察調研,作出“三個如何”重要指示。如何答好這一時代命題?福州深化黨建引領,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實施“夯實根基、賦權增效、網格治理、數字智治、溫暖民心”五大工程,開展新一輪社區綜合提升行動,“一線處置”創新機制獲評中國城市治理創新十大優秀案例。
去年秋,奧密克戎突襲榕城,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盡銳出戰,組織數萬名干部下沉基層網格支援,接受街道(鄉鎮)黨組織統一調度,一個月內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經此一役,網格化管理中網格劃分過大、多網并存、力量不足等問題逐步顯現。福州按照“因地制宜、簡約高效、歸屬明確、平急結合”的原則,對全市網格進行科學劃分、合理優化,將原先200多個基礎網格細化為13114個小區(自然村)網格、16625個單位網格,并以“一小區一支部”的形式組建網格黨組織,形成扁平高效的治理閉環。
“一線處置”機制賦予街鎮、社區對區直部門乃至市直部門自下而上的“呼叫權”,相關責任單位、職能部門向一線靠攏、到現場會商;借助“e福州”APP,市民可以足不出戶指尖辦事,遍布全市的“e福州”自助服務終端,更是把便民服務送到“家門口”……從“治理難”到“共同治”,從“服務有”到“服務優”,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事業成敗,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兩年來,福州市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推動“黨建領航、經濟領跑、民生領先”行動為引領,以“千名干部進千企”“萬名干部下基層”等專項行動為抓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引導各級干部著力轉作風、強服務、辦實事、促發展,全市上下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煥發奮斗熱情,奏響實干強音。
兩年的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短短一瞬,卻注定在福州發展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記。奮進新征程,福州市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繼續凝聚起共識和力量,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開啟風雷激蕩征途中的新一輪奔跑與追夢,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努力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